药物、透析不够用?慢性肾病治疗困局!干细胞藏着 “修复” 新方案
引言
提及肾脏,很多人会亲切地称它为 “腰子”,可你知道吗?这个看似平常的器官,正面临着严峻的健康挑战。
据《柳叶刀》“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目前高达10.8%,这意味着平均每10人里面就有一名慢性肾脏病患者。

肾脏:身体里的 “生命过滤器”,受损后果不容忽视
肾脏是个天然的 “过滤器”,时刻不停地过滤血液,把对身体有用的物质保留在血液中,将代谢废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肾脏疾病却十分 “狡猾”,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症状,比如失眠、脸色暗黄、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甚至还会出现性欲减退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干细胞治疗带来新曙光
长期以来,针对肾脏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透析和肾移植三种。药物治疗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却难以从根本上修复受损肾脏。
就在此时,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肾脏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慢性肾病治疗
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全球16项关于干细胞疗法在慢性肾病领域的临床试验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者接受干细胞疗法后,其血肌酐水平恢复到正常状态,Terg细胞增加、CD4+T细胞增殖减少,安全且耐受性良好,其中有2例受试者的肾小管炎和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得到恢复。

糖尿病肾病治疗
2023年,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检验科在《河北医药》期刊发表一篇关于干细胞移植联合传统疗法治疗改善糖尿病肾病的文献。
临床结论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个性化干预配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改善血糖水平及肾功能。

糖尿病肾病合并尿毒症
《福州总医院学报》报道1例29岁男性患者,6岁时确诊1型糖尿病,出现肾功能异常,诊断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遂开始血液透析,约3次/周。
治疗过程:在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门静脉置管术后,次日及第三日分别给予施行成人胰岛及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肝内移植术。
治疗后,患者肾功正常,生命体征正常,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用量减少了近40单位/天。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较移植前有明显的提高。出院后患者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实现了从毫无劳动能力的重症患者到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劳动者的转换。

MSC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为何干细胞能在肾脏疾病治疗中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提到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作用机理:
1、分泌生物活性因子,发挥多重保护作用
干细胞能够分泌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因子,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IGF-1)等。这些因子可不是 “等闲之辈”,它们能起到抗炎、抗纤维化的作用,还能促进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为受损肾脏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2、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肾脏供血
肾脏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充足的血液供应。干细胞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让肾脏获得更充足的血液和氧气,从而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氧合作用,为肾脏功能的恢复奠定基础。
3、增殖分化为肾脏细胞,参与结构重建
在特定的微环境下,干细胞展现出了强大的增殖和分化能力,它们能够分化为肾脏的固有细胞,比如足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等。这些新生的细胞可以替代受损或死亡的肾脏细胞,参与到肾脏的结构重建过程中,进而帮助恢复肾脏的部分功能。
4、抗氧化应激,减轻肾脏损伤
活性氧(ROS)等氧化应激因子会对肾脏造成氧化损伤,而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减少这些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肾脏的氧化损伤,为肾脏营造一个更健康的恢复环境。
5、抗氧化应激,减轻肾脏损伤
过度的免疫反应会加重肾脏炎症,影响肾脏恢复。干细胞对免疫系统具有出色的调节作用,能够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为肾脏的修复和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MSC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机理
虽然干细胞介入治疗肾病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它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干细胞在肾脏内的靶向性、延长存活时间,以及降低治疗成本等。不过,这些挑战并不会阻挡医学研究的脚步,干细胞治疗肾病领域依然值得我们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未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与纳米技术、生物材料等领域的结合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这种跨领域的合作,有望进一步提高干细胞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效果,为广大肾病患者带来真正的福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肾病患者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新过上健康、美好的生活。

内容来源网络公开资料,锐赛新媒体中心 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交流,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治疗方案推荐。
文中涉及的科研成果、临床数据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文献及权威机构发布,仅供参考。由于医学的复杂性,个体案例不代表普遍疗效,请勿盲目解读。
本平台不对用户基于本文内容作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相关治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