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存” 30年+!全球最 “老” 宝宝诞生 细胞存储如此神奇!
引言
····
····
····
2025年7月26日,美国俄亥俄州的撒迪厄斯・丹尼尔・皮尔斯诞生,孕育他的胚胎冷冻保存了30年零6个月,这一纪录让他成为了 “最古老婴儿”。

该胚胎1994年由琳达・阿切尔德(现年62岁)夫妇经体外受精培育,当年1枚胚胎助其诞下女婴(现 30 岁且已生女),剩余 3枚冷冻保存。2022年胚胎入匹配库,后由Lindsey夫妇获得。2024年11月,2枚胚胎植入35岁的Lindsey子宫,1枚发育成皮尔斯,另一枚停止发育。这3枚胚胎用早期缓慢冷冻技术保存,解冻复杂但均存活。

"最古老婴儿" 的诞生不仅刷新了生命存续的纪录,更让人们直观感受到细胞冷冻技术的可靠性。
这种通过深低温环境实现生物样本长期保存的技术,并非只适用于胚胎——在细胞存储领域,它同样是保障细胞活性与功能的核心支撑。
细胞对储存环境有着极高的 "挑剔度":必须在深低温冻存状态下,才能让细胞进入休眠状态,有效抑制酶活性、避免电离损伤,从而实现长期保存。目前,细胞通常被储存在-196℃的液氮中,理论上可达成长期乃至永久性存储。
文献证实:冷冻保存不改变细胞功能
····
····
····
近年来,深低温存储技术的进步在干细胞保存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冷冻技术实现干细胞的长期保存,能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健康保障储备宝贵资源。
那么长期冷冻会改变干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吗?
国际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明确答案。

该研究综合分析了41项体外研究,研究人员通过PubMed、Science direct 和 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进行系统检索,详细整理了各研究中的冷冻溶液成分、冷冻方案、储存时间、解冻方法等关键信息,并重点分析了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分化潜能、增殖能力等核心指标。
研究数据明确显示:冷冻保存不会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表面标志物表达、分化能力及增殖潜力。
干细胞能存多久?
····
····
····
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冷冻储存超过27年的干细胞依然保持原有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特性,具备移植治疗的潜力,这为细胞冷冻存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另一项研究则将冷冻保存23-25年的人体细胞样本解冻后进行扩增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并与新鲜采集的细胞样本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在体外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能力基本一致,证实长期冷冻保存后仍可获得具有良好分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
该研究还有多项重要发现:
1、尽管长期冷冻和解冻过程会导致部分细胞受损,但经过培养后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健康贴壁细胞;
2、从长期冷冻的原代培养物中可成功提取间充质干细胞,培养14天后,冷冻组与对照组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比例分别为 88.2±4.3%和89.1±3.8%(p>0.05),增殖能力也基本相当,且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证实这些细胞均为间充质干细胞;
3、长期冷冻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未受影响,两组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能力无显著差异。

干细胞长期保存的应用实例
····
····
····
临床实践中的诸多案例,进一步验证了干细胞长期保存的可靠性。
2011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Broxmeyer教授团队在《BLOOD》杂志发表的研究证实,冻存23.5年的干细胞仍能保持原有的体外增殖、分化、扩增能力和体内植入潜能。
2012年,北京市道培医院为一名49岁、体重87公斤的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了一份1998年冻存的干细胞,复苏后细胞活性高达96%。
2015年,广东脐血库1例冻存15年的干细胞复苏活性仍达94.2%,成功救治了广东省一名11岁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女童,目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据了解,广东脐血库的1000多例出库案例中,冻存年限超过10年的已有 58例,这些细胞的平均复苏活性均在90%以上,完全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2017年,北京某医院使用一份采集于1998年5月、冻存18年11 个月的干细胞进行治疗,复苏后细胞活性达 97.16%。
2025年,《Cytotherapy》期刊发表的最新随机对照试验,首次探索了单次注射冷冻保存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膝骨关节炎的长期治疗效果。
这项研究共纳入30名受试者,在接受单次注射冷冻复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后,临床结果显示:患者的关节疼痛明显缓解,功能显著改善;治疗1年后,患者的体能状态和社会功能改善仍保持稳定。

细胞存储的关键知识
····
····
····
细胞的存储时长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存储技术、设备先进性、细胞初始质量以及存储机构的专业水平等。先进的液氮存储设备能提供更稳定的低温环境,有利于延长存储寿命;存储前对细胞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处理,也能提高长期存储后的细胞可用性。
因此,选择专业权威的细胞库对存储者至关重要。在做决策时,除了要掌握基础的细胞知识,还需综合考察存储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资质认证、实验室人员配置、环境条件、样本运输保障、设备水平、细胞处理技术及临床研发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7/29/1120769/exclusive-record-breaking-baby-born-embryo-over-30-years-old/
[2] Bahsoun S, Coopman K, Akam EC. The impact of cryopreservation o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systematic review. J Transl Med. 2019 Nov 29;17(1):397. doi: 10.1186/s12967-019-02136-7. PMID: 31783866; PMCID: PMC6883667.
[3]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379123004366
[4] Shen JL, Huang YZ, Xu SX, Zheng PH, Yin WJ, Cen J, Gong LZ. Effectiveness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cryopreserved for 23-25 years. Cryobiology. 2012 Jun;64(3):167-75. doi: 10.1016/j.cryobiol.2012.01.004. Epub 2012 Jan 18. PMID: 22280954.
[5]Omar Amado Pico,Francisco Espinoza,María Ignacia Cádiz, et al. Efficacy of a single dose of cryopreserved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for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pilot study.. Cytotherapy. 2024;0 (0):0-0. doi:10.1016/j.jcyt.2024.09.005
[6]Holiuk, Y., Birsa, R., Bukreieva, T.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multiple injections of human placenta-derived MSC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nonrandomized phase I trial.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6, 418 (2025).
内容来源网络公开资料,锐赛生物新媒体中心 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内容仅用于科普交流,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治疗方案推荐。
文中涉及的科研成果、临床数据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文献及权威机构发布,仅供参考。由于医学的复杂性,个体案例不代表普遍疗效,请勿盲目解读。
本平台不对用户基于本文内容作出的任何决策承担责任,相关治疗请务必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声明最终解释权归锐赛细胞库公众号所有。